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月光寺「乘」系列佛學講座 淨土思想概要

佛學講座

字級

月光寺「乘」系列佛學講座 淨土思想概要

【人間社 楊璽樺 花蓮報導】 2024-12-21
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應佛光山月光寺之邀,於12月20日為大眾開示淨土思想概要精髓,並親自示範念佛儀軌。與會信眾300多人虔敬聆聽,或勤作筆記,或錄影存參,同霑法益。

依空法師憶及與花蓮結緣,始於學生時期花東縱谷健行,為其人文風光所感動。出家後更深感花蓮即是現世淨土。法師期許月光寺能透過藝文活動、社教課程及佛學講座等弘法利生事業,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倡導之人間佛教思想,於花蓮遍地開展。

在開示中,依空法師詳述淨土法門之經典依據,經論都勸讚彌陀淨土,最早從西元前二世紀中葉《般舟三昧經》的修持,定中能見阿彌陀佛及十方諸佛,《華嚴經普賢行願品》、《阿彌陀經》、《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經》等等,提到《涅槃經》裡的往生淨土的4種善因,《維摩詰經》的往生淨土8法,《大品般若經》中般若空慧,為往生淨土之因。

依空法師更舉出大勢至菩薩提出其以念佛方法修學關鍵在於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」,集中心神,專一憶佛念佛,淨念相續,不令間斷。《大乘起信論》謂以專意念佛因緣,隨願得生他方佛土,常見於佛,永離惡道。如修多羅說:「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,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,即得往生。」同時提到各宗師趣向西方極樂者,例如天台宗智顗大師、法相宗窺基大師、三論宗吉藏大師等,說明信仰阿彌陀佛的殊勝和珍貴。

法師依自身經歷提出,念佛首先必須口、耳、心要到,續能信、願、行,接著念佛要大聲、小聲如海潮,用心的聲音念,繼而做到身拜、口念、意想,善用持名、觀想、實相法門,在平時、忙時、亡時念佛,定能利己、利他、利眾生,即七種念佛法門,三到、三要、三聲、三業、三法、三時、三利,並示範追頂念佛法。

院長依空法師並說也以自身搭飛機遇到高空強大亂流故事,第一聲念出「阿彌陀佛」聖號,即是平日已將念佛植入阿賴耶識,隨時與阿彌陀佛相應,鼓勵大眾培養念佛習慣,善用零散時間念佛,累積資糧。

最後,依空法師說明,淨土法門是最經濟、方便、安穩和最長久直到往生的修行法門。念佛要謹遵星雲大師的教誨,要歡歡喜喜的念、悲悲切切的念、空空虛虛的念、誠誠懇懇的念。
12345678910第1 / 202頁
追蹤我們